公司新闻 分类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精品(七篇)发布日期:2024-07-06 浏览次数: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生态农业的关键是要分析与掌握生态农业经济体系最根本的运动规律,其建立要符合整体的生态规律,然后研究考察土地的特征特点,结合实际人为的调整制定最优方案,最终建设一套稳定的、节约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借此系统来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以实现资源的增值和循环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城市内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如今城市居民日渐增多,工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气体以及各种垃圾,再加上人口增多带来的大量污水和生活垃圾,使得许多农田遭到严重污染、土壤肥力或者利用价值大大降低。目前我国国内的自然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源更是处于一个单向不可逆的状态,遭到污染后很难恢复。国内农业技术发展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生产时,农户除草和灭虫等都会选择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剂,从而使得农田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喷洒农药深入地面后,将会对农田的生态造成立体的污染,使土壤肥力等也受到极大的损害,极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等的污染,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往的农业注重依靠作物本身的生产力,增产的主要方式是利用技术手段增大生物的转化,生态农业秉承其精华,以传统农业的优点为基础加以科学技术的辅助,利用酶工程、细胞与基因技术等将农业打造成机械化和自动化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其可以保证高产和产物的高质量,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在生态农业中,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是通过对农业施以科学的管理,合理的管理下保证土壤、水、大气等自然环境和资源免受污染,使资源与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

  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或草地,将部分田地还原为湖或者湿地,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较大的地区进行改造,严格控制恶化的趋势,尽全力做到农业、资源、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发展。多种植林木,可优化农业生产的环境,森林对改造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保证农村生态能够进入自我修复的良性循环状态。

  在生产中要避免田地与水的直接接触,可以在两者之间种植一些植被以作为缓冲,增大湿地的面积,可以在某些地形骤变的地区种植树木或者设置水沟,也可以根据农地的地形采取套种、轮作等,关键是要避免地下水受到耕作时所用的化学物质的污染。

  沼气能源可以将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可以广泛应用于种植或者养殖业。在养殖中,可以将沼气池、排泄处与禽畜所联结在一起,种植业中可以联结阳光温室和沼气池,这样对植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造成环境污染,使生物能资源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沼气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且安全的食品。

  生态农业中对于虫害的治理偏向于自然,利用生物链关系,保证虫害的天敌维持在一定的数量。目前很多农户对虫害的治理多依靠化学药剂,但此种方法弊端很大,不仅会造成天敌的大量伤亡,更会影响作物的健康成长。利用科学技术是将虫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最有效手段,其可以控制住虫害,降低经济损失。

  养殖业的污染是目前的一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合理限制养殖场的规模,建立以保护生态为主题的养殖场,倡导养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某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当地的水和大气质量几乎未受到污染,品质优良,而且当地农业的资源丰富,应当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培育天然高质量农作物,然后将农作物加工生产成绿色食品,打造绿色品牌。生态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可以保证经济效益,维持生态的稳定。如今生态农产品正成为市场的热点,其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也能够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率。生态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优良的培育环境,发展农业,要保证环境不受破坏,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环境优势,保证作物的高品质。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伴,人类生产活动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开发的同时,人与自然也呈现出一定矛盾。在国家提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依托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及民生状况得到迅速提升。但在看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针对一体两面的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过度开发,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应视而不见。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收获金山绿水。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后被提到新高度,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在各地深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经济的属性决定了农作物必须处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下才能提高丰产率。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效益表现。其次,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条件。农业经济发展在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发生矛盾的概率,农业发展带来的广泛关注及农业经济产生的大量经济价值,可以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在协调状态。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带有相对性、约束性及均衡性。从相对性及约束性上看,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给出战略选择,两者都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被选择性,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有其相对性。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对生态环境施加影响的过程,农业经济出于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的目的,通常会选择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开展,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有其自身客观发展规律,在考虑发展农业经济时,约束性特性是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原则。从均衡性上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不应被片面理解,两者均有价值,过度发展农业或因生态环境保护而阻碍农业发展都有偏颇性,应把握两者的均衡性。

  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供人们消费使用的物质,这一生产过程是在生态环境下进行的,可以说,生态环境是生产实践的必要条件。新农村建设倡导农业经济生产生活要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及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相依相存,一方面,这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串联起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品的整个过程,使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经济模式转变为现代可持续农业。

  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后果是触目惊心的,不仅仅会对农业生产,还会波及到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有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战略。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农村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以往伴随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如滥伐树木、滥垦土地等,农村水渍化问题屡见不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及农民居家乐业的基础保障,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能够通过创设舒适的农村生存空间,借助环境资源换取农村发展资金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扫除后顾之忧。

  生态环境的多样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基础资源,如清新空气、干净水源、肥沃土壤等。通过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实践中为了给农作物生长提供绿色环境空间,会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从而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高质量农产品。当绿色农产品投入农业市场,受供需关系影响,其价格必然一路上涨,如此能够帮助农民创收。从农业实践中看,因绿色农业而使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并不鲜见,概括其优势经验,主要在于生态环境保护在先,农业生产跟进在后的策略,如扩展林地及草地面积,发展林下产业等,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提高的路径。

  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看,简陋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并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下,使农业经济发展受阻。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农民群体受传统思维影响,在耕作方式上较为传统,延循旧法,不注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一些农户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带来了土壤板结硬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减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及经济附加值。从宏观层面看,生态环境带有系统性,在农业资源,如土地,水源面临问题后,农业用地的质量会下降,农业种植产量提升缓慢,外加上农业人口基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农业发展恶性循环。当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到一定程度,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此,在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要避免走入竭泽而渔的困境,寻求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创新农业经济格局。

  农业经济发展应首先依循自然生态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及应用,然后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特点,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适宜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经济模式的选择需要与生态环境调研为依据,农业生产活动要突出生态环境指导下的因地制宜属性。相关要点有:第一,对农业经济中农作物生产结构过于单一的情况加以改变。可根据农村所处区域及农村土地的具体特点,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划分,增强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第二,结合农业资源,将农业产量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加以结合,打造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性,各个层次都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所用,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串联起各类农业生态系统要素,如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具体实践中,在高层种植区或农用地边缘区域,以植物种植为主;对马铃薯、花生等低种植植物,采用混种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由农业防治改为多样化防治,如遵循生物规律,构建避害生物链,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内部防病害能力,尽量不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第三,以农业现代化为思路,优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调整,采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生态农业所需资源,确定农业发展适宜模式。

  生态农业结合了传统农业技术及现代农业技术,然后遵循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等基本规律,实现对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农业经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因具有环保优势突出的特征,广受关注并得到实践。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一是要结合农业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规划,对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环境气候因素、农业经济重心等因素充分考虑,凸显出生态农业优势,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好铺垫。二是生态农业发展中,要确保其环保性得到充分展示。这一环节可以借助农业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打通及共享农业生态信息,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构建生态农业信息系统及共享平台时,要注重农业信息的沟通传递,借鉴引入城乡一体化经验,在农业生态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上互通有无。

  农业经济发展及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应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借助农业资源才能开展实施。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中,突出的两者的协同,而不是偏重某一边。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经济基石,在开发利用时一定要突出合理性,而衡量合理性的标准就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环节把握如下几点:第一,保护性利用农业耕地。在耕地的利用上为达到高效化,应多依靠农业科技,在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亩产量。第二,在农用物资的使用上,掌握经济性及绿色环保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农用物资应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时,根据农作物种类应确定施肥及地膜管理方案,以对生态环境最小化影响为前提,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第三,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在这一方面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等,在满足农业需求的同时,将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对影响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进行控制,阻断污染源传播链条。通过对污染源的控制,能够起到农业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的保护作用。一是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在对农业生产区域的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后及检测后,确定农业生产活动的具体时间,避免无序生产劳作而对环境施加破坏。二是在立体农业发展中,在林下经济产业中,要以畜禽洁净化养殖为思路,采用环保性能好的饲料,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三是做好农业生产再生品的加工利用,美化农村环境。如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不能放任其在田间燃烧,可以将其进行回收再加工,使其用于工业生产。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除了在制度框架、模式选择及生产资源利用上做好相关工作外,还需要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入村,上墙等方式,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引导,加强其环保观念,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农业是国之大计,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在对两者的内在关系加以认知后,应从农业生产模式的构建、生态农业的推广、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污染源的防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齐抓共管,使农业经济能够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步提升。

  [1]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01):1-5.

  [3]于耀义.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0(11):218+220.

  [4]贾晓君.农村能源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探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03):18.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生态农业的主要大前提是改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其能够依靠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系统研发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更加关注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综合开发经营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除了生产之外,生态农业系统还牵涉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加工、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一条龙生产经营线]所以,在社区营造后期,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前提,对社区内的全部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提高居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获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稻萍鱼共生的发展典范;茶胶相依的成功模式;桑基鱼塘的和谐生态系统;[15]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营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可以在适宜牧业的地方,放弃粮食种植,进行人工种树、种草,发展棚舍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与抗风、抗荒漠化的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16]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应时刻遵循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的原则。基于此,他们才能够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链接整合资源的作用,将其与综合农业资源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平衡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高收。该种做法在实现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增长作用,解决现在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1-2]。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多个因素、多个个体组成,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其中必然会有一个因素、一个个体起着主要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它决定着整个事物的运动、发展方向。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它关系到生态农业建设步伐、质量、效果及其生命力,甚至于成败。从现阶段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明显地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不够,除平原地区外,大部分的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方式都很落后,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严重影响生态农业建设前进的步伐。因此,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长期性、阶段性、战略性需要和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特殊位置和决定作用,对于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

  总的来说,在大农业的范畴内,种植业是最重要的,灌溉对于种植业至关重要。传统的灌溉方式受季节地域条件影响,浪费严重,容易破坏土壤环境,造成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这显然不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向节水型农业发展。灌溉方式的改进要求灌溉系统设计合理,注意工程、管理与农业措施的相互配套,对畦田的规划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实际,同时良好的灌溉技术也较为关键。

  种植业除了要改进灌溉方式,还应改进原有的生产模式,走绿色种植业的道路。近代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一切生产活动都围绕着高产出进行。这不仅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生态安全。有关病虫害、农药中毒和各种食物污染的报道接连不断,给人类的生态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必须推行生态耕作,禁止使用矿物肥料,少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并对上市产品贴生态标签。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来实现生态系统内闭合循环、防止土地退化、增加农作物品种、防止转基因新产品,使农业生产不再单纯追求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何抓住机遇,尽快凝聚创新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建设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具体单位真正营造起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环境氛围,不仅仅是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奖金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建设健康向上的单位创新文化、激励文化,进一步改进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和广大科技人员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课题审批办法、成果评价标准和职称评定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是确保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建成生态农业注入强劲动力。

  [1] 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智囊,2009(5):74-78.

  [2] 康绍忠,蔡焕杰,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1-6.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也就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动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这种做法,实现了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着增长作用,解决现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并朝着资源多功能分配和利用,循环式发展,多种产业共同受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是个衡量尺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新型生态农业还需不断深入发展,遍及各个县市。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从当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新型生态农业已有所体现与发展。林下养殖酒是一个典型例子,将养殖业与林业种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林业为主或仅仅以养殖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种物质循环的关系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副产品在林业中得到普遍利用,这使得养殖产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开发了林业生产。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农业的调整力度,将能很有效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农村劳动力外流,由于农村土地有限,收入少,使得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在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很普通。如果新型生态农业在各乡镇各村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现有的粮食种植为主,同时,蔬菜、花卉、烟叶、果树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种植业与饲养业以及其他有利产业结合发展,使人民真正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证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1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 解决措施 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 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1] 邱化蛟. 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341-345.

  [4] 刘思华.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1-5.

  [5] 杨培源. 以功能多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2011(5):47-48.

  [6] 曹志宏,赵小泛,郝晋珉. 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 农机化研究,2012(9):233-236.

  [7] 顾永芬,顾永江,陶宇航. 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2012(9):

  [8] 杨谨,陈彬,刘耕源. 基于能值的沼气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恭城县为例. 生

  21世纪是实现绿色革命和低碳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的时代,发展低碳农业是人类进入生态文 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责任和挑战。化石燃料所带 来的负面影响,给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 资源问题及燃料、能源问题都将对粮食安全具有威胁;同时,农业本身也是全球温室气体的 排放源之一,因此,如何固碳减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从实际 来看,我国地域辽阔,农业人口比例高,资源相对短缺,气候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如何增强农业的抗风 险能力,增加农业生态资本存量,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 切需要。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全球气候环境;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即UNFCCC);1997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减量化减排指标 。2003年,英国发表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 济”的概念。2006年,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呼吁 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 议》,但此次会议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

  低碳经济不仅要求环保、节能减排,在更深层次上它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 变。然而,目前人们谈到低碳经济,大都是讲工业、城市低碳经济,而对农业、农村低碳经 济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相对较少。翁伯琦等指出,低碳农业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 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 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刘英认为,发 展低碳农业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既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又能有效 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结合江苏的区位优势, 李德新指出江苏应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建立 有江苏特色的低碳农业新模式。针对淮北市当前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张天林 、张星对淮北市低碳农业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发展低碳农业要营造氛围 、加大政策扶持和综合整治力度、加强试点示范作用等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实现 双赢。翁伯琦、雷锦桂等在总结和分析农田秸秆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阐述了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框架下秸秆菌业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分析了秸秆菌业发展的循 环模式与低碳农业模式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开拓发展区域低碳农业的设想与若干对策 和建议。康殿邦根据凤台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 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发展农村低碳经济,需要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 力。

  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更是对发展 绿色农业的一种创新。目前,低碳农业的相关研究还比较零散,对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发 展路径与政策选择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本文拟从生态学角度,对低碳农业的内涵、 发展目标与原则、发展机制及政府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责任做简要分析。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特别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2]。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作用,对外界的干扰进行内部结构 与功能的调整,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2]。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 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是 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循环,其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流动。整 个碳循环过程CO2的固定速度与生成速度应保持平衡,大致相等,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 发展,人类大量开采化石燃料,极大地加快了CO2的生成速度,打破了碳循环的速率平衡 ,导致大气中CO2浓度迅速增长,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农业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子系统,是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 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并按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系[2]。农业 生产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反刍动物消化、动物粪便厌氧分解、水稻生产过程中 CH4排放和生物质燃烧;农业土壤施肥(包括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排放的N2O; 农 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农业废弃物的燃烧 也是CH4和N2O的主要排放源[3]。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生物多样性越高,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受到破 坏[2]。从这一角度看,低碳农业的发展就是要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 碳循环的速率平衡,通过采用高新低碳农业技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促进农业 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与模式。低碳农业发展要树立系统观和大农业观, 不仅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营销和消费等环节,还包括农业和农村废弃物的回收再 利用,农村能源的高效使用,以及对农业物种的保护及其生存环境的改善,它涵盖农业生产 行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4]。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低碳农业发展要尽可能地减少农业生产与农 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模式的一个方向。低碳理念的本质就是降 能节约。低碳农业发展目的就是要减少农业和农村经营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遵循基本 生态原则,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 统一。

  农业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水和大气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低碳农业具有广泛性,它不仅体现在农业投入方面,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消费和综合利用等环节均具有可操作性。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以发展为基本前提,在低碳农业生态化发展过程 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生态效 益体现为低碳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与农业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体现为低碳农业的 持续发展,社会效益体现为社会公平。发展、公平、协调的相互统一是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把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概括为低碳农业发展的持续性、低碳 农业发展的协调性、低碳农业发展的公平性三个方面。换言之,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持续 性、协调性、公平性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低 碳农业生态发展持续性,低碳农业生态发展协调性,低碳农业生态发展公平性},可用图1 直观表示。

  (1)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或恢复其生产率的 能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社会经济持续发 展的重要基础, 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在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确定农业 经营活动的消耗标准。这里的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能超越农业生 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排放的废弃物必须控制在农业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内 ,保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是对农业生产力 的保护和发展[5]。

  (2)公平性原则。低碳农业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当代人的公平 ,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足的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 的人们仍处于饥饿的生死线上,然而这些国家却还在将自己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仅仅为 换回少量的廉价生活物资,这样是不可能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此,要给世界以公 平的食物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各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 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基础条件―农业资源和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权利[ 6]。

  (3)有序利用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 后到先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低碳农业发展要从我国各地的实际出发。目前,我国很 多地区的社会经济尚处在落后状况,农业生态环境也正处于逐步恶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承认 这个现实,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为低碳农业发展积累资源资本、技术支持及管理经 验[7]。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 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转变农 业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大力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 效率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大农业污染防 治力度,积极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控制 不合理的农业生态资源开发活动,保护好水、土地、草原和水生生物等农业资源和动植物野 生种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实现农业低碳化和农业资 源可持续利用[8]。

  低碳农业发展需要遵循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一般规律和原理,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农业生 产实践,通过农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多种机制,确保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运行 ,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农业自然再生产必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 行,其过程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 基础和载体。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另一方 面,人类又是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体。耕地减少,人口剧增,农业碳源增加, 这些全球共性的问题,既使农业生态系统容量的压力越来越大,又给低碳农业发展提出了更 高要求。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从农业生态系统中获取物质、能量、信息,并把从农业 生态系统中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多次开发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向 农业生态系统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一旦超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力范围,就会 引起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影响农业生产,危及人类粮食安全。因此,要坚持开发与保护 并重的原则,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健全农业生态保护机制。要坚持整体部署与互 助协作、总体规划与因地制宜、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 则;强调科学技术在低碳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发应用绿色农药、 绿色肥料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反馈机制使其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即农业生态系统在受到不超过生 态阈值的外界干扰后,仍然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或偏离生态 平衡后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始状态。如果温室气体超过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受损的系统就不能自然恢复到其初始稳定状态,需要人为调节和修复;否则,将长期处于受 损状态。一个恢复过来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保护了足够的农业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在没 有外来力量时也能够继续自己的发展,并维持自己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它能够表现出对正常 环境胁迫和干扰的弹性适应,并能够与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9]。农业生态系统 的恢复与重建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作用,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 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害或退化的农业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有益于农业经营活 动。因此,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的原则应该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 则三个方面。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遵循两个模式和途径:第一,农业生态系统受 损没有超负荷并在可逆的情况下,压力和干扰被去除后,修复可以在自然过程中发生。第二 ,农业生态系统的受损超负荷,并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依靠自然力已很难或不可能使系统修 复到初始状态,必须依靠人为干扰措施,才能使其发生逆转。受损或退化农业生态系统的修 复可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

  低碳农业倡导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手段,推行清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 量控制,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生产投入品,要求使用可更新资源、 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保障人体健康和农业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其生产过程表现 出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低碳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在保障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 同时,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在保证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向全体社会成 员提供优质安全、营养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其提供的绿色农产品和环境功能服务具备公共产 品的一般属性。低碳农业的多功能整合决定了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多元化,通过水土保持、涵 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途径,提供有形 和无形的生态服务,其生态服务价值集中体现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发展等诸方面。 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是对低碳农业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支付补偿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向 低碳农业经营者支付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发展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激励人们改变 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采用低碳农业生产方式,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 环境、增强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要求明确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确定 合理的补偿标准,通过恰当的补偿方式和途径,构建完整的补偿网络体系。

  尽快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已成当务之急。如何制定低碳农业的发展政策, 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越来越成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点考虑的领域之一 。因此,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实行涉农生产节能减排 的管理考核责任制,从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逐步建立完善农业能源效率标准。

  促进农业低碳化发展,首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要强化各级农业 部门领导者的生态责任与环境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要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监督,鼓 励公众参与生态型低碳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农村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 目和重大举措,公众要全程参与监督,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投诉渠道,积极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积极支持农村绿色低碳社区、绿色低碳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生态环保社团和志愿者 开展各种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低碳理念,积极倡导农业生态文明,鼓励农村低碳绿 色消费,普及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相关知识。再次,要塑造政府的生态服务理念。在低碳 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使生态服务的执政理念变成政府的行为指南之一,并在实际中内化为其 价值观念与精神动力,政府的行政理念应该从传统的“单一经济发展理念”向“经济、社会 、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从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效率和公平理念”向绿色 经济时代的“生态经济效率、公平和生态理念”转变,从政府的“环境监管理念”向“生态 服务理念”和“生态责任理念”的生态化转变。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特别重视在 政府领导者层面倡导生态服务理念,建立领导干部的环保绩效观,将环保考核结果作为干部 选拔任用和奖惩的硬指标[10]。

  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履行政府的生态责任,加强生态产业创新,最重要的是大力发 展绿色经济,建立农村绿色经济体系,特别要重视绿色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坚持开发与节 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方式,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 高效率的低碳农业模式,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积极开发农村 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建立健全新农村的绿色农业体系。低碳农业最主要的本质 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农业经营活动和农村生活的碳排放,从 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政策引导和示 范[10],创新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推动集中生产、经营 ,提高效能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在相关方面给予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和科技指导。

  过剩的化肥生产与施用是我国农业丧失碳汇作用而成为碳源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通过 光合作用碳被作物吸收,再埋到地下。农业不光不排放碳,而且还固定碳。然而,这样的碳 汇作用在过量使用化肥后被破坏了,使得整个农业排放性质改变,由碳汇变为碳源。过量施 用化肥所产生的氮氧化物每公斤对增温的影响大约是CO2的298倍,化肥过量生产中使用的 煤炭等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大量排放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要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 重视对低碳农业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包括能源、环境、建筑结构、给排水、绿地等碳减排与 扩碳汇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在农业领域多推行低碳技术。第一,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 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 )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打好基础。第二,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 品种。同时,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 式。第三,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 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第四,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资 源的持续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在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和过量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农产品品质 。在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 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农业源的污染问题,要按照低碳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用发展和引导的办法来解决。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 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农业部门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大力发展 农村沼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今后的 努力方向来看,一是要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防治养殖污染。主要是要加快实施 农村沼气项目,发展户用沼气,支持大中城市郊区重要的水源地等区域的畜禽养殖场建设大 中型的沼气工程。同时,积极推进其他方式的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二是转变生产生活方 式,控制农村废弃物的污染。主要是扩大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范围,建设家园、田园的清洁 设施,积极推进散养户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其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落实好以奖促 治、以奖代补政策,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第三,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 染。在巩固现有2 498个县(场)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的基础上,扩大作物种类,提高技术到 位率。同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 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率。

  发展低碳农业,要发展乡村新能源,实现农村用能结构多元化。如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 、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村镇生活用电及生活用热水需要 。建设“低碳”生态乡村,是农村发展的金钥匙。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推行“一 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发酵 成沼气,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 开支,增加收入,实现农业低碳化。我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最适 宜大量推广太阳能灶,这样可大大减少因燃柴(草、木)、燃气、燃煤而产生的CO2等温 室气体。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太阳能灶生产企业,给 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满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的需求 。此外,普遍推广沼气技术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提高秸秆低碳化利用。我 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吨,其中一半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准煤。要重点进 行秸秆低碳化利用“三位一体”成套技术与设备研究与开发。选取粮食核心产区进行低碳农 业可再生能源与节能工程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应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全球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推行以高能效、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大力进行“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在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诸方面做出重大政策调整,以抢占市场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在低碳发展的争夺战中,中国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极大的挑战。“高碳农业”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生态资本的可持续利用,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闰、通过农业措施来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导、目标定位、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与政策安排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以促进农业碳汇功能的最大发挥,最大程度地抑制其碳源功能,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和谐发展。

  [3]林而达.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Lin Erda.

  [6]蔺丰奇.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9.[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