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向“绿”向“新”而行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金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发布日期:2024-06-01 浏览次数:

  

向“绿”向“新”而行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金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金昌因镍而兴,因企设市,是我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近年来,金昌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不断探索追求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之路,突出绿色引领和生态优先,紧扣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持续发力,以无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契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幸福城市的华丽转身,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初夏时节,金昌湛蓝的天空像透明的镜子,薄薄的白云如一团团飘浮的棉花,白云、蓝天互相映衬,宛若一幅画卷。

  玫瑰谷彩虹道上行人如织。在它对面,一批新建住宅及商业街即将竣工,过不了多久,大约有1000户居民商家将在这里落户一座崭新的宜居住宅小区即将拔地而起。

  成型的商业街区、品质住宅、城市公园,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无数金昌人没有想到,城市的绿色发展会带来今天如此的惊喜和“馈赠”,金昌迎来生态环境的“大变革”。

  走进金川集团公司镍厂区,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和道路两旁苍翠茂盛的树木。

  作为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金川集团公司开展了持续十几年的跨系统、跨行业、多层次、多学科的科技联合攻关:投资超20亿的镍铜五大硫酸尾气、镍铜冶炼环保集气达标项目,湿法冶炼含氯废气治理等重点废气环境治理工程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全市二氧化硫年均值从2010年最高时的376g/m3,下降到2023年的21.5g/m3,直逼国家一级标准,为金昌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出了贡献。

  打好“蓝天保卫战”。金昌市直面工业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坚守环保底线这条“硬杠杠”,建立健全大气污染“1+N”联防联控工作体系,重拳出击治理污染。强化源头污染减排,地企累计投资约40亿元,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减排降碳,实施水、大气污染治理项目30多项,加快推进金川集团环保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攻坚大气污染治理,确保重污染天气多项因子可控。

  目前,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达到96%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多年来达标天数均保持在300天以上,金昌进入了全国宜居城市百强行列,成为全省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打响“碧水保卫战”。全市356名河长巡河7911次,完成7条河流的排查、监测、溯源等工作,排查入河排污口22个。邀请环保督察专家对15家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开展专项检查,针对市污水处理厂和河西堡综合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运行不稳定的情况,积极开展现场帮扶和督导约谈,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全市已完成污水治理管控的建制村64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6%;建成污水处理站37座,设施正常运行率94%,市域范围内无农村黑臭水体。

  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尾矿库汛期隐患排查,督促12家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及废弃处置单位和5家尾矿库完成企业自查,督促2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工作;积极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排查整治工作,更新了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全域“无废城市”加快建设,47项指标,已达标29项;建设工程项目44个,已完成29个;四大体系任务17项,已完成12项。废渣场整治成效显著。

  按照“北固风沙、南护水源、中建绿洲”的大生态建设思路,金昌市区外围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市区内部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利用滩涂荒地探索发展的戈壁香草花卉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义务植树基地5个、栽植各类苗木118万株,完成营造林4.5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4.24万亩、沙化土地1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981年的5%增加到24.2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5%增加到37.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21.5平方米。

  祁连山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金昌生存发展的生命之山。为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金昌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漫步永昌县南坝乡西校村“花果山”,祁连山与蓝天交相辉映,满山满坡树林沿山排列,宛如镶嵌在山上的一串串绿宝石。

  几年前的这里,还是光秃秃的山坡。近年来,永昌县南坝乡采取地灾治理、复垦复绿等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打造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文化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南坝乡先后被命名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

  昔日荒山坡,如今树满山。西校村生态修复是金昌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的缩影。2023年,金昌市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初验进入国家湿地公园行列。

  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生态屏障筑得更牢。金昌市委、市政府明确目标,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定不移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边界,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强化河流湖泊湿地、城市湿地监管,持续扩大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进入五月,位于金昌市经开区的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一派繁忙。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倍率18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万只锂电池销往长三角及珠三角市场。

  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所在的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一批新能源生产企业,2023年产值达到了365亿元,增长1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国家级经开区首位以绿色循环产业壮大为“底盘”,以产业链延伸为驱动,金昌正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发展上提速突破。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绿色低碳发展是治本之策。金昌市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金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抢抓国家“双碳”目标机遇,积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坚持把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和培育新支柱产业的关键抓手,引进浙江天能控股集团等头部企业,推动永昌 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2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核准开工。“十四五”以来,新增风光电装机规模302.4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33.1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74.8%,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42.15%。新能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供电可靠率达到 99%以上。

  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严把环评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强化环境要素保障,服务重点项目落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绿色发展的底蕴更加深厚。

  与金川集团公司深度融合发展,设立10亿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1亿元农业特色产业投资基金、3000万元企业应急周转金,扩充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至3000万元,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聚焦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西北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着力打造“2+4”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全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2023年,“2+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值1402.9亿元、同比增长28.95%。

  位于金昌市区西南部龙首山脉北坡的矿山公园,经过多年治理,已蜕变成美丽的生态景区;2023年,全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名列全国第二十一位,全省第三位;2023年,金昌市空气市区优良天数302天,优良天数比率82.7%。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在金昌大地徐徐铺展。金昌逐“绿”奋进,向“新”而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闻译竣 莫亚红 成健)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