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放弃高薪种地7年他过上自给自足的农场生活发布日期:2024-06-13 浏览次数:

  

放弃高薪种地7年他过上自给自足的农场生活

  85后男生滨斌,在一家大型连锁咖啡企业工作6年后,热爱自然和烹饪的他选择了辞职,在浙江兰溪租下20亩地打造成小农场,每天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场生活。

  我是滨斌,良人园子主理人。我之前在一家大型连锁咖啡企业,做运营管理岗工作了6年,薪资待遇还算可观,发展前景也一片光明。

  辞职开农场不是一时兴起,我本身就对蔬菜、植物、昆虫很有兴趣,平时空闲的时间喜欢在厨房鼓捣、做菜。

  有的时候买到不好吃的蔬菜,我的心情就会变差,也很困惑:明明是如此健康的蔬菜,为什么会吃出苦味,令人如此讨厌呢?我认为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健康的东西本应该是好吃的代名词。

  开农场种植蔬菜、自给自足的想法日益强烈,在我30岁那一年,潜意识里觉得如果现在再不去做这件事,我肯定会遗憾和后悔,并且为了不让决定成本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我选择了辞职。

  刚开始,我先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走访了全国各地很多农场,也读了一些关于自然农法的书籍,比如福冈正信的《一根稻草的革命》和《自然农法》,用知识包装自己。

  2016年年底,我在浙江桐庐租下了3亩地,2亩种蔬菜,1亩种水稻,一年的地租2000块不到,我没请任何帮手,犁田、插秧、种水稻,纯靠我一个人。我记得,光是给1亩地插秧,我就花了1周时间。

  改善土壤也不是易事,长年不打理,或是被化肥和农药摧残的土地,生长不出好的农作物。改良它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连续正确的方式耕种它,我们不应该向土壤、大自然完全索取,应该尽可能把东西留下来,再把它返还到土壤中。

  化肥农药、除草剂在我的农场是禁止使用的,我产出的厨余垃圾,比如不要的菜叶我都会放回土地里,让它起到一个循环的过程。

  耕种的时候,不同作物根部的深浅是不一样的,有些是浅根系,有些能抵达地下1~2米,采了之后,根得保留在土地里面,它会变成天然的养料,让土壤更加松软。

  改造后,这3亩地成为了我的理想乌托邦,每天我都乐在其中。第一次尝到自己种的蔬菜,那种颠覆性的美味于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从采摘开始,已经有了崭新的感官体验,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和品尝它们。

  印象最深的是黄瓜,在我们惯有印象里,好吃的黄瓜无非就是脆甜脆甜的,或是黄瓜味很浓郁,其实健康种植以及新鲜采收下来的黄瓜,它富有植物的奶香味,好闻又细致,这种香味是从土里就带出来的。

  但这个味道会随着蔬果采收下来而慢慢消散,无法分享和具体描述,等到其他人拿到的时候它已经消失殆尽了。

  我的很多朋友来农场,第一次在地里吃清晨新鲜掰下来的甜玉米,表情会从惊讶变为激动,鲜嫩多汁的口感,牢牢抓住你的味蕾,令人为之着迷。

  吃惯了新鲜的蔬菜,你会发现,口感最大的差别不是在于甜味,也不是具体的味道,而是质地。很多人买到的蔬菜是令人不喜欢的硬度,很生硬的感觉。但自己种的菜质地更加柔,软软糯糯的,胡萝卜、西兰花、卷心菜,简单一烧、一煮或一炒,它就变得非常绵软。

  新鲜的西兰花不应该是味同嚼蜡的感觉,中间的花蕾尝上去一抿即化,绝不会让你吃出痛苦面具。

  在桐庐待到第三年,我开始考虑发展和经营的问题,也因为所在的地方是山坡型梯田,梯田的落差很高导致耕作不方便,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我选择离开桐庐,来到浙江兰溪。

  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我在兰溪以一亩700元一年的租金租下了20亩地,和20个农户签订了合同,新生活从此开始。

  和别的中小型农场单一性种植的现状不同,我的农场是一个多品类种植农场,种植结构分为水稻和蔬菜。总共20亩地,10亩种的水稻,另外10亩是蔬菜类和谷物类,这也符合我对一个农场完整生态体系最美好的期望。

  想法虽美好,但多样化种植体系,给打理和经营都增加了不少难度。同一个季节我们有将近几十种不同蔬果的栽种,我得研究并掌握每一种蔬菜的习性,把控它的品质。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很大,每种蔬菜都得观察、采收,往往一筐子菜还没收到呢,一个上午就匆匆而过。

  我的朋友打趣我“你付出和产出比太低了”,也有农人朋友好心奉劝我不要坚持,又累又不赚钱,“你就挑一两个你觉得好卖的品种栽培,再雇两三个当地的工人帮你管理,这样你根本不需要费心。”

  类似好心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依旧有自己的坚持。不仅因为这是我的理想模式,同时多样化种植农场的模式分摊了天气带来的风险。

  “农业靠天吃饭”,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信条。在没有开始农场种植前,我也有一些相关的认知和准备。

  干旱的环境下,红薯类根茎类作物的味道就变得更好吃、更甜,吃起来很粉糯;如果经常下雨的话,吸水的作物比如茭白、莲藕,会长势喜人,收成率高。

  还有番茄,每一年我种植得都不太成功,后来我了解到,这和蔬果的原产地生长习性有关,番茄不太适合南方春夏多雨潮湿的天气,它喜欢干爽的环境,太潮湿,它容易长霉菌、感染和生病。我也不用药,所以死亡率很高。

  所以,多样化种植模式会一定程度规避掉,单独几个品类因为气候灾害或天气异常全军覆没导致的巨大亏损。

  如今,在没有从事其他副业的情况下,我能做到收支平衡,能支付租金、工人的工资和日常所有的开销,可以维持以农场为生的生活,我就非常心满意足了。

  时间一长,我自己也会摸索出一些规律和新尝试,举个甜瓜的例子,这两类作物常规的种植方式是,让藤蔓匍匐在土地上面。

  我给它搭了一个支架,这样不仅能保证它有更好的通风和光照,并且在不用药的情况下,它感染霉菌的几率也会变小,预防发生一些病害的可能性。

  我们还会运用“伴生”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把土地一分为二,一边种上蚕豆,另一边种卷心菜。这就是典型的豆科植物和十字花型植物的伴生。

  蚕豆是植株直立杆子向上生长的,卷心菜属于低矮型生长,如果全部种卷心菜,它们会互相争抢阳光,但伴生的模式就充分利用了空间。

  而且豆科植物有一种能力:能将空气中的氮元素输送到根部,转化为肥料,供应给旁边需要这些元素的叶菜卷心菜,两者是相互促进和利用的关系。这样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是很天然环保的方法。

  国内近几年兴起了新概念——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它会拉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缩短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提升农业供应端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具有国际人文精神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在小范围内,消费者提前支付一年的购买蔬菜费用,等到农场收成后再分批配送,贯彻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然而,目前很多新农人包括我,在做的事仅仅停留在电商层面,我们的消费人群并不是本地人或附近的企业、学校,反倒是一线城市居多。

  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食物里程,都没有得到减少,所以这个概念实行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和实际,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运营销售模式上,我并没有“随大流”,和国内大多有机农场一样,采用“先付投喂”的模式:消费者提前预付一年的费用,农场给你投喂8斤、10斤蔬菜,承诺品种不少于五种,这样做虽省时省力,但蔬菜种类、投递的时间和频率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我不太推崇这样的模式,感觉像是没有感情的投喂,非常机械,食物本真的美好意义完全被局限化了。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坚持完全开放式的订单购买,想要你就下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更加灵活和便捷。

  在7年的种菜生活中,我仿佛和农场结为一体,每天早上6点起床,趁露水没干涸之前将蔬菜采收完,夏秋之交少量茄子、辣椒、玉米、黄瓜、秋葵还在采摘,萝卜、青菜这些秋冬的作物,也到了丰收期。

  采收完后,我和小伙伴们极速分装打包,我还得充当客服的角色,以及育苗、栽种、管理电商平台等繁琐的事情把我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疲惫而又充足。

  虽然偶尔有抱怨,但我理想中的自给自足农场生活已经实现,我每天都会用最新鲜的食材换着花样做菜,用舌尖上的美味抚慰自己。

  最近板栗正当季,我喜欢用它做板栗南瓜汤,南瓜是夏末采收的,放了一个多月后,淀粉分解成了糖分,尝起来更加香甜。

  烹饪步骤很简单,南瓜切块,板栗也是应季食材,放在里面一起煮,等它炖得绵软即可,不用加糖都会甜到你心窝里。

  我前两天还用萝卜炖了一锅筒骨高汤,萝卜还没入口就已经嫩得化开,特别入味,每一口都是朴实的幸福。

  以前的同事关心我时总是会提及心态的转变。说实话,刚开始我很不适应,也很迷茫,从系统化、职位明确化的大公司离开,到任何事都得靠自己,我会想,我只是想学农场种菜的,为什么连修拖拉机也要学?为什么不得不做的小事如此之多?

  但静下心来想,每一株苗、每一个脚印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享受过程永远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